太原天使儿童医院
2025-07-14
孩子玩游戏专注却读书分心?警惕注意力差异背后的成长隐患
**导读:**
“玩游戏能坐3小时,写作业10分钟就喊累”——许多家长发现孩子对电子游戏表现出超常专注力,却难以投入学习。这种“兴趣导向”的注意力差异,可能隐藏着注意力缺陷、感统失调等问题,长期忽视或将影响学业与心理健康。
---
**一、家长真实困扰:游戏与学习的“双标”表现**
王女士的儿子小磊(化名)今年9岁,可以连续通关高难度游戏,但翻开课本就哈欠连天,作业错误率高达70%。类似案例在太原天使儿童医院门诊中占比超40%,多数家长反映:“孩子不是不能专注,而是只对感兴趣的事专注。”这种选择性注意力集中,实则是大脑执行功能发育不平衡的信号。
**二、专注力差异背后的成长危机**
1. **学业滑坡:** 长期学习分心导致基础薄弱,高年级后可能出现“断层式”成绩下跌。
2. **心理影响:** 挫败感易引发焦虑、自卑,部分儿童通过游戏逃避现实。
3. **社交障碍:** 注意力问题可能伴随冲动行为,影响同伴关系。
**三、科学干预:从评估到精准改善**
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发育行为科专家指出:
- **专业评估:** 通过IVA-CPT注意力检测、感统测评等工具区分“懒惰”与“病理因素”。
- **个性化方案:** 对ADHD(多动症)、感统失调等需结合行为训练、家庭干预及必要时医学手段。
- **医保支持:** 该院为山西省医保定点单位,部分评估和训练项目可报销,减轻家庭负担。
**家长行动建议:**
1. 记录孩子分心频率(如半小时内中断学习≥5次需警惕)
2. 避免粗暴断网,优先建立规则感
3. 及时寻求三甲医院或专科医院(如太原天使儿童医院)发育行为科评估
---
**结语:**
注意力是孩子未来的“隐形跑道”。当兴趣与能力的偏差持续超过6个月,建议通过【太原天使儿童医院公众号】预约专业评估,抓住6-12岁黄金干预期。
(全文703字)
*注:本文所述案例为典型情况整合,具体干预需遵医嘱。*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