儿童多动症是什么情况

太原天使儿童医院

2019-03-28

如何治疗儿童多动症?儿童多动综合征,简称儿童多动症,是一种儿童行为障碍性疾病,多数自婴儿时期即显症状,如兴奋、睡眠差,不易养成定时大小便习惯等,而学龄期较为显著,多数病儿年龄增长后症状逐渐减轻乃至自然消失,可以说是儿童期特别是学龄期儿童的常见多发的行为问题。  国外报道其发病约5%~10%,在我国,其发病约占全体小学生的1%~10%,男性患儿约为女性患儿的4~9倍,多发于6~14岁。患儿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,其主要表现为注意力障碍,如注意力不集中,不能专心做事或听课,易受外界干扰;行为障碍,如好动、好说、好闹,自己难以控制,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,语言过多,难以遵守纪律,容易影响他人学习,好与同学争吵;情绪障碍,如易怒、易兴奋,情绪不稳,易激动,控制力弱,常因不能满足其要求而大哭大闹,甚至在冲动时打闹不休,较难预测其情绪波动;学习困难,如尽管其智力不差,但由于注意力涣散,学习内容不能全面掌握,家庭作业不能按时完成,对学习缺少自信心,因而学习成绩不佳。严重的可以出现逃学、说谎、偷窃等行为,甚至会发展为攻击性、破坏性行为,严重影响了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,故对本病的防治是儿科临床一个重要课题。  中医学无多动症病名的记载,但在一些医籍中有一些与多动症一些症状相类的描述。如《灵枢·行针》“重阳之人,其神易动,其气易往也”,《素问·举痛论》“惊则心无所倚,神无所归,虑无所定”,又如《寿世保元》云:“徒然而忘其事也,尽力思量不来,为事有始无终,言谈不知首尾。”这些描述与多动症患儿临床表现十分相似。  本病病因尚不清楚,一般认为与早产、难产、脑外伤和某些传染病、中毒等因素有关,并与家族遗传、先天发育及出生史有一定联系;其属中医肝风、失聪、健忘范畴,与心、肝、脾、肾诸脏关系密切,部分医家从心脾入手、从脾肾入手,研究本病。  有医生认为儿童多动症的发病,除了与其先天不足,后天失养导致脾胃虚弱、气血亏乏,精血不充,以致心神无以受奉,肝木不得涵养,体内阴阳失衡,阳动有余、阴静不足,神魂志意不周有关外,很多情况下和痰瘀互结、清窍受蒙亦关系密切。  多动症倾向在婴幼儿期的表现  1.与年龄发育不相称的活动过多。  2.婴儿好哭、易激惹、手足不停地舞动、兴奋少眠。  3.婴儿难以养成有规律的饮食和排便习惯。会走路后活动跟同龄儿相比明显增多。除了睡眠外,难以有安静的时刻。  4.进幼儿园后不守纪律,好喧闹和捣乱,玩耍没有常性,老师让干啥不干啥,不让做的偏要做。  5.喜欢破坏玩具,常常把玩具扔得到处都是,如果会拆卸,还会把玩具拆得七八落。

相关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