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原天使儿童医院
2023-09-20
小儿抽动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,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抽动或发声。本病多见于5-10岁儿童,男孩多于女孩。抽动症会影响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能力,因此及早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。本文将介绍小儿抽动症的症状及表现、检查方法及治疗措施,帮助家长和医生更好地关注儿童健康。
一、症状及表现
小儿抽动症主要表现为肌肉不自主地抽动或发声,可涉及全身多个部位,如头部、颈部、肩部、肢体等。典型特征包括眨眼、皱眉、吸鼻、清嗓子、秽语等,甚至出现更严重的行为问题,如逃学、攻击行为等。此外,孩子可能表现出焦虑、自卑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,影响其学习和社交能力。
二、检查方法
观察方法:观察孩子的日常表现,如发现上述抽动症症状,尤其是多个部位出现不自主的抽动或发声,以及伴随的焦虑、自卑等情绪问题,应及时就医。
检查要点: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身体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,以排除其他疾病,如癫痫、多发性抽动症等。同时,医生会关注孩子的家庭和学校表现,了解其社会功能和智力水平。
诊断标准:根据孩子的症状、体格检查和家族史等,医生会综合考虑诊断小儿抽动症。国际上通用的诊断标准为ICD-10和DSM-IV。
三、治疗措施
心理治疗:主要采用认知行为疗法、心理教育和家庭干预。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,心理教育可提高孩子对抽动症的认识和应对能力,家庭干预则强调家长在孩子治疗过程中的积极作用。
药物治疗:在医生的指导下,可使用一些药物如氟哌啶醇、硫必利等,以减轻抽动症状。但需注意药物副作用和依赖性,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物理治疗: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(rTMS)是一种新型物理治疗方法,可改善抽动症状。同时,规律的生活和充足的睡眠对孩子的恢复也很有帮助。
四、注意事项
在治疗小儿抽动症过程中,家长需关注以下问题:
饮食:确保孩子营养均衡,避免食用过多含咖啡因、糖分和人工添加剂的食物。
作息:确保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和规律的作息习惯,有助于控制抽动症状。
运动: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运动,如瑜伽、游泳等,以增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。
心理支持:给孩子提供心理支持和鼓励,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。
定期复查:定期带孩子去医院复查,评估治疗,调整治疗方案。
小儿抽动症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影响较大,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关注孩子的日常表现,及早发现和治疗抽动症。通过心理治疗、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等多方面的措施,帮助孩子控制抽动症状,提高生活质量和学习成绩。同时,家长要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心理支持,让他们在关爱和鼓励中健康成长。
相关阅读